 
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2025年8月,山東中學組織高二年級師生赴太行山東麓的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重走趕考路"主題研學。作為新課標實施后的首批實踐課程,本次活動通過"歷史場景還原+跨學科整合"的創新模式,讓核心素養培育從課堂延伸到革命圣地。
在太行山脈與華北平原交界的西柏坡紀念館,地理教師王慶指導學生用等高線地圖分析選址奧秘:"東麓平緩坡地既隱蔽又便交通,沖積扇地貌保障水電供應"。這種將地理實踐力培養融入革命史的教學方式,正是該校"紅色地理"校本課程的特色實踐。
西柏坡干部培訓中心帶班老師現場教學時強調:"黨中央在此指揮三大戰役,地理優勢與政治智慧缺一不可"。學生們通過操作仿真電臺、測繪沙盤等教具,切身理解"歷史選擇西柏坡"的多維因素,政治組開發的"時空對話"工作單收獲98%的完成好評率。
1. 政治認同培育
在七屆二中全會舊址,師生們用原創話劇《兩個務必的當代回響》演繹從嚴治黨精神。參演學生劉強表示:"臺詞中的‘糖衣炮彈’警示,讓我們對‘四個自信’有了具象認知"。
2.跨學科整合
語文組依托《西柏坡賦》開展議論文寫作訓練
數學科設計"軍糧運輸最優路徑"建模題
信息技術課開發"AR重走趕考路"程序
3.價值體認實踐
師生共同完成"太行山生態保護與紅色文旅發展"調研報告,提出的"研學路線優化方案"已獲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采納。
教師黨支部在五大書記銅像前舉行"行走的黨課",結合西柏坡時期統戰案例研討"四個意識"的現實意義。黨員教師的微黨課《從軍委作戰室看"兩個維護"》被收錄進西柏坡干部培訓資源庫。
校長馬青亮介紹:"本次研學是我們‘大思政課’建設的關鍵一環,后續將開發‘西柏坡精神+學科教學’案例集"。據統計,活動期間師生共形成研學成果127項,其中3個精品課例將納入紅色教育資源共享平臺。
(作者: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杜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