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新中國從這里走來"——2025年7月井下公司60余名干部學員踏上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的黃土坡道,七屆二中全會舊址的木質長凳仍保留著"兩個務必"的歷史回響。在市場競爭白熱化、行業變革加劇的復雜形勢下,這場貫穿西柏坡、正定、冉莊、雄安、白洋淀的沉浸式培訓,以《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從嚴治黨的任務要求》專題課程為核心,為企業管理層提供了破局攻堅的紅色密鑰。
在西柏坡干部培訓的現場教學中,"趕考"精神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1949年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進京趕考"隱喻,恰似當前企業面臨的轉型升級大考。通過參觀中共中央舊址、中央軍委作戰室,學員們深刻認識到:正如當年黨中央以"一盤棋"思維指揮三大戰役,現代企業更需要建立"全局觀—執行鏈—監督網"三位一體的治理體系。能源集團在培訓后建立的"戰略委員會—事業部—紀檢組"聯動機制,正是對西柏坡集體決策智慧的現代化應用。
沿著總書記的正定工作足跡,參訓干部體會到"真刀真槍干一場"的實干哲學。正定旅游模式創新案例表明:從嚴治黨必須落實到業績考核的"毛細血管"。井下公司借鑒"正定問卷"調研法,將客戶滿意度納入黨員干部KPI,使服務質量投訴率下降42%。這種將紅色教育轉化為服務標準的實踐,驗證了作風建設就是生產力的硬道理。
雄安新區規劃展示中心的"未來之城"沙盤,與冉莊地道戰遺址的土制防御工事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培訓課程特別強調:新時代的"陣地戰"已演變為科技突圍戰。井下公司運用"白洋淀生態治理"思維,投入數字化鉆井監控系統后,事故率大大下降。這種將紅色教育基地的集體智慧與現代風險管理相結合的模式,正在成為行業標桿。
1.植入紅色基因:定期在西柏坡干部培訓基地開展"戰略復盤會",將黨史事件與企業重大決策對照分析
2.構建免疫系統:借鑒"六條規定"制定《管理人員八項禁令》,在采購、招投標等關鍵環節設置"電子警戒線"
3.培育創新生態:建立雄安—白洋淀創新研學基地,每年組織技術骨干開展"科技會戰"主題攻堅
站在西柏坡紀念館的五大書記銅像前,當代企業管理者更應銘記:全面從嚴治黨不是約束發展的枷鎖,而是應對市場風浪的壓艙石。當"兩個務必"遇見區塊鏈技術,當地道戰智慧融入供應鏈安全,紅色教育的時代價值正在復雜經濟形勢下綻放新的光芒。
(作者: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杜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