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近日,北京園林設計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及業務骨干,赴革命圣地——西柏坡,開展了一場主題鮮明、內容深刻的西柏坡干部培訓活動。此次西柏坡黨員教育之行,沿著“西柏坡—雄安新區(白洋淀)—冉莊—正定”的定制教學線路,將紅色基因傳承與園林設計行業的時代使命深度融合,為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的精神動力。
汲取“趕考”智慧 筑牢信仰之基
培訓首站抵達平山縣西柏坡。西柏坡,松柏蒼翠,生機盎然。同志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依次參觀了中共中央舊址、西柏坡紀念館、七屆二中全會舊址。在五大書記銅像前,全體黨員莊嚴列隊,重溫入黨誓詞,鏗鏘誓言在山谷間回蕩,初心使命在胸中激蕩。
站在簡樸的土坯房前,觸摸著歷經歲月洗禮的桌椅板凳,聆聽著講解員動情講述“兩個務必”、“進京趕考”的警示與決心,大家仿佛回到了那個風云激蕩的年代。作為新時代的園林設計工作者,同志們深刻體會到,當年的共產黨人正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運籌帷幄,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這啟示著大家,卓越的設計并非源于優越的物質條件,而是根植于堅定的理想信念、科學的思想方法和艱苦奮斗的作風。在討論中,有黨員設計師感慨:“西柏坡精神提醒我們,規劃設計要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我們的每一張藍圖、每一個項目,都是對人民、對歷史、對自然的答卷,必須精益求精,永不懈怠。”
感悟時代脈搏 激發創新活力
告別革命圣地,培訓團隊北上,抵達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標志性工程——雄安新區。徜徉在“千年秀林”的綠意之中,遠眺塔吊林立的建設場面,同志們親身感受著這座“未來之城”從規劃藍圖邁向現實圖景的磅礴氣勢。在白洋淀,乘船穿梭于蘆葦蕩間,不僅領略了華北明珠的自然生態之美,更深刻理解了雄安新區規劃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核心要義。
結合園林設計行業特點,大家圍繞雄安新區的規劃理念、生態建設標準、智慧城市應用等展開了熱烈研討。雄安的實踐,為園林設計行業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將最前沿的生態理念、數字技術融入設計?如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樣板?此行極大地拓寬了設計師們的視野,激發了創新靈感。一位設計骨干表示:“雄安之行是一次生動的現場教學,讓我們看到了國家戰略對高質量生態環境的追求,也更加明確了我們園林人在服務國家大局、描繪‘綠水青山’中的責任與方向。”
傳承斗爭精神 厚植為民情懷
教學線路的第三站,是著名的地道戰遺址——冉莊。行走在保留著抗戰印記的村落,鉆入蜿蜒曲折的地道,同志們深切感受到了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發揮聰明才智,與敵人進行殊死斗爭的堅韌與勇敢。這種因地制宜、靈活機動的斗爭智慧,對園林設計工作亦深有啟發: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地域特色、文化背景和實際需求,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最后一站來到正定古城。這里不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更是領導人早期工作過的地方,其保護與發展的成功實踐堪稱典范。同志們參觀了正定古城墻、隆興寺等,學習了其在古城保護、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方面的先進經驗。正定的成功,凸顯了文化傳承與生態建設在城鄉發展中的重要性,為園林設計師如何更好地處理保護與開發、文化與生態的關系提供了寶貴借鑒。
紅色引領,綠意匠心鑄未來
此次的西柏坡干部培訓,既是一次深刻的西柏坡黨員教育,也是一次緊密聯系實際的業務賦能之旅。通過重走革命路、感悟新時代,北京園林設計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的全體黨員和骨干經歷了一次全面的精神洗禮和思想升華。
大家一致認為,西柏坡精神是砥礪前行的寶貴財富,“兩個務必”是永不過時的政治要求。作為美化環境、塑造空間的園林設計工作者,必須將紅色基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堅守初心使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設計導向,讓園林作品更好地服務社會、造福百姓。
弘揚奮斗精神:在設計中攻堅克難,追求卓越,以“工匠精神”打造傳世精品。
勇于開拓創新:積極擁抱新技術、新理念,像革命先輩謀劃建國大業一樣,精心描繪城鄉發展的綠色藍圖。
永葆清廉本色:恪守職業道德,筑牢思想防線,確保每一項工程都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北京園林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將以此次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學習為新的起點,不斷鞏固培訓成果,將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轉化為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努力用更多的綠色精品工程,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園林人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陳老師)